佛佑世界

客服电话:15728276969

总访问量:34393730

微信扫一扫

扫一扫关注

敬安大师

   2024-01-11 南海佛教网540

敬安俗名黄读山,字福馀,清湘潭县石潭(今姜畲乡)人。18岁因看到桃花被风雨摧败,触景生情,失声大哭,遂投湘阴法华寺东林长老出家,师父赐名敬安,字寄禅。

 

  敬安(1852.1.23~1913.1.8)光绪元年(1875)夏,东游吴越,于四明山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烧残二指,并割臂肉燃灯供佛,被称为“八指头陀”。与文人雅士游,喜《楞严经》、《圆觉经》,杂以《庄子》、《离骚》而为韵,有《嚼梅吟》诗集出版。曾任衡阳南岳大罗汉寺、上封寺、大善寺、宁乡沩山密印寺、万福禅林、上林寺等六寺住持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辞上林等寺法席,应邀任宁波天童寺首座。

 

  敬安“身在佛门,而心萦家国”,是爱国爱教的著名僧人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为因应庙产“兴学”狂潮,首创宁波僧教育会,被推为浙江省僧教育总会会长,并担任长沙僧教育会长。1912年,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佛教总会,任首任会长。是年十一月抵京,为反对侵夺庙产,两次往内务部礼俗司交涉,受司长杜关及副职白某侮辱,又气又急,竟一病不起,不久圆寂于法源寺,火化后葬于宁波天童寺前青龙冈冷香塔苑。

 

  敬安遗留的著作,计《语录》四卷、《文集》二卷、《嚼梅诗》一卷及《诗集》十卷,有诗作1900余首行世,后收入《八指头陀诗文集》。他的诗作无论数量还是思想性、艺术性,均超越了中国历代任何一位诗僧,其成就远在寒山、皎然、石门辈之上。后来,日本僧侣将他的诗歌编入《续藏》,八指头陀的诗名遂远播海外。

 

  敬安生平

 

  (1868),一天,牧牛时,忽见篱间盛开的白桃花为风雨所摧落,不觉放声大哭,遂投湘阴法华寺,从东林出家。同年冬到南岳祝圣寺,从贤楷律师受具足戒后,即上衡州岐山仁瑞寺参恒志禅师(1811—1875),并在这里充当苦行僧职。随众坐禅之余,时闻恒志说法,于佛学稍知门径。这时,寺中有精一上座喜吟诗,敬安认为那是世谛文字,非衲子的本分,曾加以讥笑。过了两年,他到岳阳访问舅父,游览岳阳楼,有人分韵赋诗,他纵目四顾,水天一色,不觉吟了一句‘洞庭波送一僧来’。诗人郭菊荪说他‘语有神助’,因此劝他学诗,并授他唐诗三百篇(敬安《冷香塔自序铭》)。

 

  清光绪元年(1875),二十五岁时,他离开湖南,先到禅宗著名道场镇江金山寺,从大定和尚(1824—1906)参禅。不久行脚江南,漫游杭州、宁波等地,遍参江浙名宿。至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礼拜,燃了二指供佛,因号八指头陀。其后历游天童、天台、雪窦诸古刹。他爱好吴越山水,行脚参禅之外还热爱作诗。他初到杭州时(1876)即以‘杭州’为题吟了一诗:“欲把杭州当橘州,闲身到处便勾留。此生不作还乡计,饱看湖山到白头!‘音律格调已相当成熟。光绪七年(1881),他最初的诗稿《嚼梅吟》在宁波刊行,使他开始在当时诗坛上占有一席地位。

 

  光绪十年(1884),他自江浙回到湖南,先后住持过衡阳罗汉寺,南岳上封寺、大善寺,宁乡沩山密印寺,湘阴神鼎寺,长沙上林寺诸大名刹。其间从岳麓山麓山寺笠云芳圃(著有《听香禅室诗集》)得法。沩山是沩仰宗的发源地,他住持以后,立志复兴,不到几年,规模已很可观。这个时期他常和邓白香、王闿运、叶德辉、陈伯严、吴雁舟诸名士往来,诗学的造诣日深。同时又加入湖南名士王闿运等创立的碧湖诗社,和各地名流唱酬投赠,于是诗名更噪于海内。光绪十四年(1888),三十八岁,《八指头陀诗集》十卷出版,自述出家行脚及学诗经过附于卷后。前五卷由陈伯严校刊。后五卷由叶德辉续刻,并作序说:“其诗宗法六朝,卑者亦似中晚唐人之作。中年以后,所交多海内闻人,诗格骀宕,不主故常,骎骎乎有与邓(白香)王(湘绮)犄角之意。湘中固多诗僧,以予所知,未有胜于寄师者也。‘

 

  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五十二岁。东南名刹宁波天童寺方丈虚席,幻人首座率领两序班首代表前往长沙礼请。他即辞上林寺法席至天童寺为住持。天童寺自明末密云禅师(1566—1642)重兴以来,规模宏大,俨然为十方丛林模范。清末住持乏人,渐趋寥落。自敬安继席以后,前后十年,任贤用能,百废俱举,夏讲冬禅,宗风大振。他认为佛法衰微,由于僧众人材缺乏。当时杭州白衣寺住持松风计划在杭州开设僧学堂,他首先赞同并赴杭州协助,后因松风为哑羊僧谋害殉教,未见成功。敬安曾作《杭州白衣寺松风和尚哀词》悼之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宁波僧教育会成立,他被推为会长,首先在宁波创办僧众小学和民众小学,致力佛教教育事业。

 

  辛亥革命,国体改变。1912年全国各省佛教徒于上海留云寺召开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大会,公推敬安为首任会长,并设本部于上海静安寺,设机关部于北京法源寺。这是中国各地佛教徒最初的联合组织。当时各地有攘夺僧产销毁佛像的情形,僧众无法应付,纷纷报告佛教总会。敬安鉴于当时情况非常严重,思欲加以根本挽救,于是在这一年十一月一日到达北京,和他的嗣法弟子道阶前往内务部会见礼俗司长杜关,根据约法要求政府下令禁止各地侵夺寺产。但谈话未获结果,他即愤而辞出。十二月二日夜圆寂于北京法源寺。世寿六十二,僧腊四十五。法徒道阶等奉龛南归,葬于天童寺前青龙岗冷香塔苑。

 

   敬安是一个非常爱国的诗僧。光绪十年(1884),他在宁波延庆寺卧病,听到法军侵犯台湾、清军败于鸡笼(即今基隆)的消息,激起爱国的热情,以致失眠。他由于精神郁结,竟发热病。曾写了许多诗以见志,自言爱国之心与大慧杲同,但道德文采不及而已。光绪末年,江浙各省学堂有提取僧产助学之议,杭州的僧界情急,便冒用他的名义领衔,联合浙江三十五寺请外国僧人入内保护,以相抵制。报纸宣传,引起中外的注意。他听到这个消息,认为是辱国辱教的举动,立即致函当局,表明态度,并力请严行拒绝。于是清廷乃命各地自办僧学,以杜绝外国势力之侵入。我国之有僧学开始于此(《冷香塔自序铭》)。


 
(文/小编)
 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fysj188.com/master/show.php?itemid=22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